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南安市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物资保障组严格落实“快准严实细”要求,坚持全市疫情防控“一盘棋”,全力以赴做好重点医疗(防护)物资储备和生产生活物资保障供应等各项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提供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
后勤不靠后保障做在前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我们作为物资保障大后方,早一点进行部署,就意味着物资保障工作多一点主动。大家一定要在岗在位在状态,尽职尽责尽全力,让物资及时送到抗疫一线。”3月14日,物资保障组副组长、市市场监管局局长陈烽火就在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上强调。
使命在肩,义不容辞,物资保障组快速反应,立即启动突发疫情应急作战指挥体系,第一时间组建物资保障工作专班,抽调卫健局、商务局、发改局、交通局、农业农村局、工信局等单位业务骨干集中办公。坚持“一日一会商、一日一报告”,及时掌握全市物资保障工作情况和动态数据,及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
此外,物资保障组坚持“提前预判、储备充足、及时保障、有效调度”的原则,通过对市直各单位、乡镇物资储备情况及需求进行摸底,实时动态掌握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应急物资储备情况,及时调运补充重点医疗、防护物资储备缺口。研究制定《物资保障组疫情防控应急物资管理制度》,规范物资管理,实行集中存放、专人管理、规范流程、统一调配,安排专员负责物资盘点统计及数据更新,做好出入库台账登记,及时为疫情防控歼灭战提供充足的“弹药”和“粮草”。
物资有保障防疫有力量
物资保障组相关负责人介绍,南安主要采取“政府采购+协议代储+上级分配+社会捐赠”方式,拓宽医疗防护物资保障供应渠道。
南安依托市场监管局、医药公司、应急医疗物资储备中心、首航洁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及31家乡镇(街道)卫生院及以上医疗机构等地设立物资储备仓库,集中存放保管重点医疗(防护)物资。
另外,确定13家商超、35家“菜篮子”基地、8家国有农贸市场作为生活必需品重点保供单位。指导协调各商超、国有农贸市场供应商提高30%的生活物资储备量,“菜篮子”基地优先保障本地需求。采取个性化定制套餐和线上平台服务,全力做好生活物资供应保障。
目前,市区34种重要民生食品副食品价格总体平稳,粮、油、肉、蛋、菜等主副食品,供应充足。
针对封控区、管控区群众生活物资配送难题,物资保障组则及时推出“村民小组群(居民业主群)下单+片区网格员统计+超市或熟食配送企业集中采购+片区网格员分发”无接触生活物资保障闭环,统筹用好村(社区)人员、下派干部、物业员工、志愿者等各方面力量担任片区网格员,负责片区村(社区)民需求收集、商超(餐饮企业)联系、采购和分发工作,确保物资供应到每一户村(社区)民家中。
物资保障组每日实时跟踪42家超市、8家农贸市场、35家菜篮子基地的生活必需品供应渠道、采购、销售、库存等情况,加强对市场重要民生食品、副食品、防护品、药品等价格监测。做好民生价格信息发布工作,及时与55家防疫物资和重要民生商品重点供应企业签订保供稳价承诺书,发放提醒告诫书4335份。组织发改、市监开展联合执法专项行动,加强核酸检测用品等防疫物资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价格监管,共处理涉疫投诉147起,查处无照经营口罩案1起、价格违法案件3起。
精准施策打通物资配送“最后一公里”
为确保生活物资和应急物资运得出,物资保障组创新推出“红橙绿”三色通行证(码),优先为应急物资、防疫物资、居民生活重要物资运输车辆赋予“红橙绿”三色通行证(码),累计受理运输车辆通行证(码)申请6万辆次。
水头一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本轮疫情发生后,货车通行受限,厂里每天发货量只有平时的五分之一。厂里几条生产线不能停,货物堆积仓库,而另一头的客户又急着要货。南安推行的“红橙绿”三色通行证(码),让他们的货车“动起来”,供货物流才恢复畅通。
针对涉疫物资运输车辆驾驶员“健康码”转码问题,南安设立5个生产生活及应急物资驾驶员专场核酸检测采样点,及时为涉疫物资运输司机办理健康码“白名单”481人次。
此外,南安及时推出生活必需品保障人员、同城快送、药械从业人员、电梯安全保障和应急处置等四类通行证,累计核发各类通行证1360份,切实打通群众生活保障“最后一公里”。(记者 陈江涛 通讯员 叶培彬 文/图)














关于我们
35058302350743号